News 新闻中心
放开那个“二孩”后,在岳阳请个好保姆好难
“二孩”放开了,老龄化加剧了,市民家政服务需求看涨,全市千家家政企业蓄势待发。然而家政行业发展的良莠不齐让市民很纠结:
连日来,全面放开“二孩”的消息正在发酵,想要二孩的父母开始打听月嫂的行情,加上接近年关,家政行业也如期进入了旺季,中心城区不少家政服务企业的咨询量开始升温,一些家政公司开始广招人员,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家政服务高峰。
我市的家庭服务业现状如何,哪些症结有待疏通?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出路在哪?市民如何才能享受到优质舒心的家政服务?11月12日,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调查。
【市场】
优质“月嫂”仍然难找
“相比早几年,现在岳阳的月嫂要价越来越高,但好月嫂仍然很难找。”家住琵琶王立交桥附近的卢倩婷明年就要生小孩,她奔波在家政市场摸摸行情。
卢倩婷告诉记者,她连续跑了城区多家家政中心,发现现在4000多元,还请不到好的住家月嫂。
站前路站前小学附近一家“喜月”家政服务公司的负责人表示,现在城区的月嫂工资按资历分为不同档次:刚刚培训出道的为每月3500元左右,从事月嫂行当七八年、有丰富育婴经验的老月嫂,工资已涨到7000多元,但这样的金牌月嫂数量并不多。
虽然价格不菲,月嫂仍然供不应求。据城区洪财家政公司一名工作人员介绍,到了年末,家政服务迎来了旺季,大部分经验丰富的月嫂的工作档期都排得非常满。
记者了解到,目前一部分月嫂上岗前并没有有效的资格认定,至于体检、培训、证书、等级划分、上岗,这些月嫂挂牌前期的工作一般由月嫂公司一把抓。如此一来,许多中介公司为了博取噱头,招揽客户,会为月嫂安上“特护师”、“金牌月嫂”等名头,而这些名头与月嫂的实际操作能力是否相称,就需要打上“问号”了。
记者采访了城区几家规模较大的家政公司,发现近年来,高薪吸引了不少赋闲在家的妇女和家政保姆转行做起了月嫂,但由于“不善于和雇主沟通”、“专业知识匮乏”等原因,客户的辞退率比较高。
城区某家政公司一名工作人员介绍,月嫂队伍人员情况比较复杂,一部分还是下岗职工和农村赋闲的妇女,没有经过任何培训,更有些只是因为有带孩子的经验,草草培训就挂牌上岗。
【现状】
全市有1249家家庭服务机构从业者素质不高成发展“拦路虎”
城区的家政服务市场到底情况如何?市劳动就业服务局给出了一组数据:我市现有家庭服务机构1249家,其中注册的家政服务企业124家,家政服务中介机构912家,从事月嫂服务的家庭服务规模企业有16家,其中从事母婴保洁有891人,从事育婴早教有289人。
“我市月嫂行业一直没有统一的等级标准,都是各家自定标准。”市家庭服务行业协会工作人员介绍,目前市人社部门并没有评出所谓的“金牌月嫂”,但进入家庭服务业协会的家政公司,评定月嫂等级的方式一般是:初级月嫂能熟练照料新生儿、产妇的生活起居,指导新妈妈喂奶,为新妈妈烹饪营养餐等。中级月嫂在初级月嫂技能基础上,还需要学会对新生儿的智力开发、抚触、被动操等,高级月嫂又增加了营养师、催乳师技能,而“金牌月嫂”在以上技能全部娴熟的基础上,还需要有对产妇进行心理辅导、产后修复的本领。来自这些企业的月嫂,都会按照市人社部门的要求,实行挂牌上岗。
市劳动就业服务局工作人员蒋辰告诉记者,目前,我市家庭服务业发展确实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,最大的问题在于从业人员素质不齐和监管机制不健全。
蒋辰说,目前我市家政行业从业人员文化和技能素质不高,从业人员中,高中以下文化占90%,35-50岁的占92%,进城务工、下岗失业人员占95%。人员文化程度低、技能素养低,年龄偏大,导致整个行业服务水平不高。
另外,行业发展也没达到正规有序,“从业标准不一,监管机制不健全,价格标准不一,企业、从业人员及客户三者间的权责不够明确。”蒋辰认为,家政从业人员还存在权益维护困难和稳定性差的问题,比如40%没有办理工伤保险或人身意外伤害保险,近半数以上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、培训证、上岗证等。
【举措】
新家政企业将纳入监管体系对信誉好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
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、城市家庭结构的小型化、人口的老龄化和生活的现代化,市民对包括家务、照顾老人等方面的家庭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,要求也越来越高,我市的家庭服务业应该怎样步入安全高效的快车道?
市劳动就业服务局局长李鹏杰表示,为推动我市家政服务业的发展,劳动部门将联合行业协会,建立相关机制,搭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与企业间的协调联络平台,在市、县区两级建立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联席会议制度,牵头制定行业发展规划、管理办法和服务标准、从业准则、行业公约及监督评价机制,推动家庭服务质量提升。
“针对家服行业从业人员技能素质偏低、整体服务水平不高的情况,去年开始,我们公开招标评定了2个定点培训机构,专门对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,把岗前培训与技能提升培训有机结合起来,集中颁发从业资格证和技能等级证,逐步推行技能水平与薪酬挂钩的机制。”李鹏杰告诉记者,去年来,共有2000余名从业人员接受培训并通过技能鉴定,另外还组织了50名家庭服务企业主进行“改善你的企业”培训。
另外,劳动部门也注重鼓励和引导家庭服务业企业突出特色发展,重点培育员工制家庭服务机构,对规模大、信誉好的企业在资金、政策方面给予倾斜。
“我们准备从今年开始,每年评选一批优秀家庭服务员和优秀家庭服务企业,给予表彰奖励。”李鹏杰称,劳动部门还将联合相关部门力量,全面加强行业监管,整治市场秩序,凡规范从事家庭服务业的经营机构,督促其依法登记并加入行业协会,将其纳入监管体系,并逐步探索建立服务监督评价机制。
记者 侯 勇
我市将实施家庭服务企业进社区联动服务方案
家政服务送到家
(记者 侯 勇)11月12日,记者从劳动就业服务局获悉,为充分发挥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用,我市将实施家庭服务企业进社区联动服务方案,这也意味着未来市民和家政企业通过网络,点击家庭服务套餐,就可使供需双方找到最适合的需求项目和需要提供服务的员工。
据悉,为创新服务机制,大力推进家庭服务业市场化、职业化、规范化,推动家庭服务与公共服务相融合,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,我市将建立家庭服务业信息服务平台,建立社区“家庭服务”窗口,录入有家庭服务需求和就业需求的家庭和从业人员基本信息,通过岳阳市家政门户网进行全面对接,让求职者不出社区能够找到需要的岗位,有家庭服务需求的家庭能及时得到优惠的家庭服务,努力构建“10分钟家庭服务圈”。“我们将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平台功能,把事关百姓生活的社区日间照料、小区安保、环境维护、养老托幼、家政服务、商品配送、家电维修、再生资源绿色回收等服务项目纳入其中。”市劳动就业服务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,届时将在社区建立“互联网+家庭服务”服务QQ 群、热线电话、微信平台等服务模式,市民和用工企业只需通过点击家庭服务套餐,使供需双方可以找到最适合的需求项目和需要提供服务的员工。